引用一段偉大的**的一段詩,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既然第一章講到了秦皇,那必然就會提到這位漢武大帝,能與那位千古一帝相為並談,可見**對其評價也是頗高。
那麼進入正題,漢武帝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竟然能夠在這浩瀚如煙的曆史長河之中被後人記住並且評價,首先來講講漢武帝是怎麼樣讓自己的帝國冇有內部的壓力,漢武帝在初登大位之時或者說在其後的一段時間之內一首是處於可以說是被架空的狀態,在權力方麵,他麵臨著祖母和母親兩股勢力的打壓,而且初登大位這位漢武大帝才16歲,可以說是對治理國家半竅不通,這個時候有一個重要的人物出現了,這個人就是董仲舒,一位有著儒學身份的士大夫,劉徹本身就對平常禮製有些不滿,董仲舒的出現讓劉徹決定推崇儒術,這位16歲的皇帝開始了一些禮製的改革,但是不要忘了,權利還完全不屬於你,竇太後知道了所作所為之後可以說是很生氣,因為這位竇太後是黃老之學的推崇者,竇太後開始展現自己在朝堂的話語權,迫使劉徹停止了改革,劉徹自此之事,徹底明白了自身的處境,他明白以如今的實力根本不能把握朝政,那怎麼辦,劉徹深知時機未到,那就隻有隱忍,古今往來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誌,劉徹就深深的做到了,他開始更加的崇敬竇太後,凡有大事必向這位祖母稟報,滿足了這位祖母對權力的**,這時的劉徹就像是竇太後的執行者,但是這隻是狂風暴雨前的寧靜,竇太後年事己高就在一個平常的一天駕崩了,劉徹就此開始猛虎下山,進行了一係列瘋狂報複,終於漢武大帝真正將權力掌握了,從此事不難看出劉徹在韜光養晦,為了達到自己的至上權力願意做出一切的犧牲。
劉徹掌握了權力之後麵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地方權力己經達到可以威脅中央的地步,再加上他的父親漢景帝在位期間爆發的七王之亂可以說中央對地方的管控越來越弱,己經威脅到了中央的統治,漢武帝劉徹大感頭疼,這時又有一個重要的人出現了,此人名叫主父偃,他提出的推恩令讓漢武帝大喜,這真是瞌睡來了送枕頭,劉徹立馬重用了主父偃,這個人也冇有讓他失望,他通過揭露諸侯王的**來解決問題,雖然這些難以啟齒,但確實管用,漢武帝又通過一些手段慢慢的就達到了削藩的目的,但是主父偃也成為了眾矢之的,這時帝王的無情就顯現了出來,劉徹順應諸侯國的建議處死了這位有功之臣,站在劉徹的角度上此舉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一方麵諸侯國更加懼怕劉徹,中央集權得到了加強,另一方麵他讓朝廷百官記住了他的帝王威嚴,所以說帝王都是無情家,如果帝王有情也不見得是個好事,也是令人唏噓。
接下來繼續說為什麼劉徹會被叫漢武帝,這個武字其實就己經說明瞭答案,這位皇帝崇尚武力解決問題,在漢武大帝的一個電視劇之中有一段台詞我特彆喜歡,是劇中劉徹說的:“寇可往,我亦可往”。
漢武大帝最讓人不得不佩服的一點就是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漢武帝通過漠西、河西兩大戰役重創匈奴,從此以後攻守異形了,漢武帝在軍事方麵也是知人善用,他重用衛青霍去病這對舅侄,他也冇有看錯,這兩個人都是天生的將才,最令人唏噓的就是霍去病出世的太早了,這位少年冠軍侯小小年紀就建立不世功勳,後世將領誰人不將其當做偶像!
漢武帝就講到這裡了,這位在史書上有著濃墨重彩的皇帝,還有很多令人津津樂道的事情,有興趣的可以去瞭解更多~
點擊彈出菜單